<pre id="ddn7g"></pre>

    <th id="ddn7g"><progress id="ddn7g"></progress></th>
  1.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(yī)院

   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(yī)院
    搜索按鈕
    進入適老模式
    信息公開
    醫(yī)學科普
    首頁>信息公開>醫(yī)學科普

    小兒食積,這些兒推手法媽媽學習一下

    發(fā)布時間:2018/11/29文字調(diào)整

    小兒食積是小兒常見的病癥,主要是由于小兒素體脾胃虛弱,吃得太多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導致積食,常見大便干澀不通、口臭、食欲不佳等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造成小兒食積的原因

     

    小兒食積多是由于吃得太多、太雜,吃了不好消化的食物,尤其是肉類、油炸食物或黏滯、脹氣食物太多引起的。飲食過于寒涼也容易傷及脾胃造成消化困難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如何判斷小兒食積

     

    1、孩子平時胃口很好,這幾天突然明顯沒有食欲,不愛吃飯。

    2、腹脹、肚子疼,用手摸摸孩子的肚子,感覺有點硬。

    3、兩天以上沒有大便,或大便干,特別臭。

    4、排氣多且特別臭。

    5、睡覺時身子不停翻動,有時還會磨牙,即所謂“胃不和則臥不安”。

    6、口臭,口氣中有酸腐味。

     

    小兒食積的六種推拿手法

     

    1、清大腸經(jīng)

    位置:食指橈側邊緣,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條直線。

     

    操作:循食指橈側邊緣自虎口向食指尖方向單向直推為清,稱清大腸。100~300次 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2、揉板門

    位置:手掌大魚際平面。

     

    操作:用拇指端揉,稱揉板門或運板門100~300次 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3、下推七節(jié)骨

    位置:該穴位于腰骶正中, 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線。

     

    操作:用拇指橈側面或食指、中指指面自上向下直推。100~300次 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4、摩腹

    位置:腹部。

     

    操作:用掌或四指摩稱摩腹。一般采用順時針的方式,使大便沿升結腸、橫結腸、降結腸的方向運動。摩3~5分鐘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5、揉足三里

    位置: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(小兒本人的食、中、無名、小指四指并攏,以中指中節(jié)橫紋為準,其四指的寬度為3寸),脛骨旁1寸(以小兒本人的拇指指間關節(jié)的寬度作為1寸)。

     

    操作:用拇指按揉該穴。雙側足三里各50~100次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6、捏脊

    位置:后背正中,整個脊柱,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

     

    操作:用拇、食兩指或拇、食、中三指自下而上捏背脊皮稱為捏脊。捏脊一般捏3~5遍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溫馨提示:小兒食積要以預防為主。寶寶脾胃功能薄弱,容易運化失常,暴飲暴食最難以消受。不少家長總怕孩子餓著,孩子表示不吃了,家長還要說“再吃一口”,非要吃撐才作罷。其實,每餐七分飽有益于健康。無論是哪種食物,再有營養(yǎng)也不能吃得太多,否則只會適得其反,造成食積、消化不良。所以,家長應控制小兒食量,常保三分饑。正如古代醫(yī)家所說:“若要小兒安,三分饑與寒。”

     

    注意事項:

    1、小兒推拿一般用于7歲以下的兒童。

    2、小兒皮膚嬌嫩,推拿時可涂上爽身粉或嬰兒油,起潤滑作用。

    3、注意掌握小兒推拿的特點:輕快柔和,平穩(wěn)著實。推法速度控制在每分鐘100~150次左右即可。推拿力度要柔和,不要過重,也不要整個都飄起來。

    4、注意推法的方向,小兒推法總的補瀉原則是向心方向推為補法,離心方向推為瀉法,來回推

    為平補平瀉。

    5、如果通用方使用后,癥狀仍得不到緩解,請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療渠道治療。

     

    來源:兒童康復醫(yī)學科 張海霞

    宣傳科編輯整理

    精品国产丝袜自在线拍国,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,AV一区在线播放,国产一级a爱片在线观看视
    <pre id="ddn7g"></pre>

      <th id="ddn7g"><progress id="ddn7g"></progress></th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