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肩周炎
肩關節(jié)周圍炎,簡稱肩周炎,是指肩痛或肩關節(jié)運動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癥狀群,可能的疾病診斷為肩峰下滑囊炎,岡上肌腱炎,肩袖損傷,凍結肩,撞擊綜合征等。隨著臨床技術的發(fā)展,肩周炎的診斷術語逐漸被具體疾病名稱所代替。凍結肩又稱疼痛性關節(jié)攣縮癥,或粘連性肩關節(jié)囊炎,是肩周炎常見的類型,但在國內常常用肩周炎一詞表示凍結肩,本文僅討論凍結肩的康復。
有關研究顯示,肩周炎好發(fā)于40-70歲的中老年人,俗稱“五十肩”,女性發(fā)病率高于男性,左右肩發(fā)病率無明顯差異,大約10%的肩周炎患者在第一次發(fā)病的5年內對側肩關節(jié)也會再次罹患該病。
引起肩周炎的病因
1.本病大多發(fā)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,軟組織退行性病變,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。
2.長期過度活動、姿勢不良等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(fā)因素。
3.肩部急性挫傷、牽拉傷后治療不當等。
4.上肢外傷后肩部固定過久,肩周組織繼發(fā)萎縮、粘連。
臨床表現
臨床表現為逐漸加重的肩部疼痛和肩關節(jié)活動障礙,常因天氣變化和勞累后誘發(fā)。疼痛主要位于肩關節(jié)外前側,疼痛的性質可為鈍痛、刀割樣痛,有時可向頸部、肘部放射,夜間疼痛加重,嚴重者甚至可以影響睡眠。肩關節(jié)各個方向活動均受限,但以外展、外旋、后伸障礙最顯著,如不能梳頭、穿衣、脫衣等日?;顒觿?。肩周炎具有自愈傾向,但處理不當會加重病情,延長病情,甚至遺留永久性功能障礙。病程長者可出現岡上肌、岡下肌及三角肌等萎縮。過去習慣將肩周炎分為“疼痛期”、“凍結期”和“恢復期”三期。
(1)疼痛期
疼痛期又稱為早期,急性期或凍結進行期,持續(xù)時間為10-36周。該期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肩關節(jié)周圍的疼痛。疼痛劇烈,夜間加重,甚至因此而影響睡眠。壓痛范圍較為廣泛,伴有肌肉痙攣和肩關節(jié)活動受限。但主要是局部急驟而劇烈的疼痛反向性地引起肌肉痙攣。
(2)凍結期
凍結期又稱為中間期,慢性期或僵硬期。持續(xù)時間為4-12個月。該期病人疼痛癥狀減輕,但壓痛范圍仍較為廣泛。由疼痛期肌肉保護性痙攣造成的關節(jié)功能受限已發(fā)展到關節(jié)攣縮性功能障礙,肩關節(jié)功能活動嚴重受限,肩關節(jié)周圍軟組織廣泛粘連,攣縮,呈“凍結”狀態(tài)。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明顯縮小,以外展、外旋、上舉、后伸等最為顯著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,如梳理頭發(fā)、穿脫衣服、舉臂抬物、向后背系扣、后腰系帶等動作均有一定程度的困難。做外展及前屈運動時,肩胛骨隨之擺動而出現“扛肩”現象,嚴重者可見三角肌,岡上肌,岡下肌等肩胛帶肌,尤其是三角肌的廢用性萎縮。
(3)恢復期
恢復期又稱未期,解凍期或功能恢復期。持續(xù)時間為5-26個月。該期不僅疼痛逐漸消減,而且隨著日常生活,勞動及各種治療措施的進行,肩關節(jié)的活動范圍逐漸增加,肩關節(jié)周圍關節(jié)囊等軟組織的攣縮,粘連逐漸消除,大多數病人的肩關節(jié)功能恢復到正?;蚪咏!2贿^肌肉的萎縮則需較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恢復正常。雖然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,但其癥狀總的持續(xù)時間可達12-42個月。由此表明,肩周炎即使可自發(fā)地恢復,但這一過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。一般認為,疼痛期的時間的長短與恢復期的時間的長短相關,即疼痛期時間短者,其恢復期相對也較短,反之,則長。癥狀的嚴重程度與恢復期時間長短沒有相關性,即癥狀重者,不一定恢復期長,癥狀輕者,不一定恢復期短。
康復評定
1 疼痛與壓痛點的評定
肌腱與骨組織附著點及滑囊、肌腱等處有明顯的壓痛,當上臂外展、外旋、后伸時疼痛加劇。疼痛的評定可參照視覺模擬評分(VAS)法或者McGill疼痛量表。常用VAS,該法比較靈敏,有可比性。在紙上面劃一條10 cm的橫線,橫線的一端為0,表示無痛;另一端為10,表示劇痛;中間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。
2 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定
肩周疾病可影響患者穿、脫上衣,洗漱,梳頭等日常生活活動。肩周炎日常生活功能常用評定量表是Constrant-Murley Score量表。該量表滿分100分,主觀檢查評分35分,客觀檢查評分65分。
肩周炎的康復治療
肩周炎的康復治療原則是:針對疼痛期患者,著重減輕疼痛;對僵硬期和恢復期患者,應強調解除粘連,恢復肩關節(jié)活動功能?;颊咴诮邮鼙粍又委煹耐瑫r,應進行主動訓練,以促進病情恢復。
1 關節(jié)松動術
通過對肩關節(jié)的擺動、推動、旋轉、分離和牽引等,可以起到促進關節(jié)液流動、緩解疼痛、增加關節(jié)軟骨和軟骨盤無血區(qū)營養(yǎng)、松解組織粘連、保持組織的伸展性、增加本體反饋和改善關節(jié)活動范圍的作用。
2 功能訓練
在疼痛基本緩解之后或者疼痛可在忍受范圍內,應積極地、有計劃地進行關節(jié)功能訓練。主要方法是使患肩主動做內旋、外旋、外展和環(huán)轉等運動,循序漸進,持之以恒,通過運動改善患肩的靈活性,柔韌性,肌力,穩(wěn)定性和技巧性。
(1)自我牽伸訓練 可選用各種體位,達到受限關節(jié)被牽張的效果,以不引起損傷但能達到塑性延長為目標。牽伸方向多為屈曲、外展和外旋。
(2)肌力訓練 包括肩胛穩(wěn)定肌肌力訓練,肩外旋肌力訓練等。
(3)技巧性訓練 離心運動和向心運動交替,加速運動和減速運動交替。以實用性運動為主,比如傳球接球訓練
(4)手指爬墻練習 側面或前面站立,抬起患側的前臂,以食指和中指貼墻,然后沿墻緩慢做爬墻運動。
(5)體操練習:雙手握住體操棒,在體前,手臂伸直,然后反復用力向上舉,盡量向頭后部延伸,在體后,雙手握棒,用力向上舉。
(6)下垂擺動練習:該練習利用上肢下垂的重力和主動的肢體擺動,達到對肩關節(jié)囊及關節(jié)結構的牽張,從而改善關節(jié)活動范圍。較常用的練習法是:在軀體前驅位下,使患臂自然下垂,肢體做前后、內外、繞臂擺動練習,幅度可逐漸增大。一般每個方向每組20-30次。疼痛明顯時可在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。隨病情好轉,可逐漸增大運動幅度,亦可手持重物1-2Kg,按原體位做同樣時間的前后、內外、繞環(huán)擺動練習。若患者疼痛較重,不能主動活動時,可由健手托住患側肘關節(jié),做前后、左右方向的擺動練習以增加患肩活動度。
(7)在進行肩關節(jié)活動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①應在無痛或輕微疼痛范圍內練習,避免因疼痛反射性地引起或加重肌痙攣,致使功能恢復不力;②在練習中可使用壓肩帶,盡量減少肩帶活動對肩關節(jié)活動的替代;③肩關節(jié)在某一方向活動達到最大范圍時,盡量在無痛或輕微疼痛情況下維持1分鐘;④每次肩關節(jié)訓練量以不引起疼痛加重為宜,若疼痛加重,應適當減少活動量;⑤在牽引訓練前,可做肩關節(jié)熱敷,以增大纖維組織的伸展性,從而減少因前伸對組織的損傷。
3 物理因子療法
治療作用 通過電、光、聲、磁、熱等物理因子的作用,改善肩部血液循環(huán),減輕炎癥反應,緩解肌肉痙攣,減輕軟組織粘連,緩解疼痛,改善功能。比如超短波療法、紅外線療法、中藥塌漬、微波療法。
4 中醫(yī)康復療法
1、推拿療法
2、針灸療法
肩周炎的預防
1.注意防寒保暖
肩部受涼是肩周炎的常見原因。由于寒冷濕氣侵襲機體,可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,組織的代謝減慢,從而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,如乳酸及致痛物質聚集,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(fā)生痙攣。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,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(fā)各種癥狀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,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,對于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。
2.糾正不良姿勢
經常伏案、雙肩經常處于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發(fā)人群。因此,這類人群應注意調整姿勢,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授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。
3.加強功能鍛煉
肩周炎的鍛煉非常關鍵。要注重關節(jié)的運可經常打太極拳、太極劍,或在家里進行雙臂懸吊,使用拉力器、啞鈴以及雙手擺動等運動,但要注意運動量,以免造成肩關節(jié)及其周圍欽組織的損傷。
4.對健側肩積極預防
對于已經發(fā)生肩周炎的患者,除了要積極治療患側外,還應同時預防健側發(fā)病。有研究表明,有40%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-7年后,對側也會發(fā)生肩周炎;約12%的患者,會發(fā)生雙側肩周炎。